草本療法:必讀資料
自然醫學Natural Medicine 與 西醫學Western Medicine
It’s easier for a man to split an atom than to break a preconception by Albert Einstein
打破偏見比分裂一個原子更艱難 愛因斯坦
放下有色眼鏡,自然能看到世界之真實色彩!
自然醫學於世界之趨勢:
1) 一生中最少一次使用自然療法的比率:德國:80%;加拿大:70%;法國:49%;澳洲:48%;美國:42%;比利時:38%;
2) 根據美國國家補充及另類療法中心NCCAM於1997至2002年的調查,顯示有75%的美國人曾經使用過自然療法,42.1%人的經常使用,28%的人因為覺得西醫不能幫助他們而轉用自然療法,26%的人因為西醫建議他們用自然療法,31.8%的人同時看西醫和自然療師;
3) 2008年估計有65%澳洲人接受自然療法;44%看自然療師;估計澳洲人因此每年花費約40億澳幣,比花費於西醫上高出一倍。
於草本醫學篇幅裡也提過,澳洲政府打算未來幾年內將草本療師Medical Herbalist及自然療師Naturopath註冊成為醫師資格。
影響健康之四大因素:
1) 遺傳;
2) 生活習慣;
3) 環境因素;
4) 西醫。
西醫:疾病醫學Sickness of Medicine / 對抗醫學 Allopathic Medicine:
西醫只對病,不對健康也不對人,誰沒有病去找西醫調理身體、增強體質?相反找醫生只會帶給你有副作用的西藥和手術治療。
I) 西醫之所謂治療哲學:
1) 藥物 Medication:第一線方法;
2) 手術:假如藥物沒辦法處理問題後,便會施行手術將有問題的組織除去。
西醫不會將生活、飲食、心理治療、運動、社交活動、草藥、按摩等作為第一線考慮方案。
Germ Theory of Disease 細菌致病論 vs Cellular Theory of Disease 細胞致病論:
西醫一直只研究藥物去對於付『致病微生物Pathogen』,認為生病取決於致病原體,『細菌致病論』是由三大微生物學之父Louis Pasteur所提出。
自然療法卻認為,病的關鍵是取決於由細胞組成的體質,不是菌,這就是細胞致病論。
所以西醫一直用龐大金錢和時間來研究藥物,從來不會從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入手,更不考慮心靈因素。
Louis是根據另一位生物學家Antoine Bechamp的理論而提出,但最後Antoine卻否定了這學說。Antoine做了許多實驗,證明身體是先有發生X病的條件,才有X的病菌產生,X菌並不會引起X病。不同的致病微生物是從一種Microzymas(Fermentation of Micro-organism發酵微生物)演進而成。身體於健康狀態時,這些Microzymas會幫助身體各細胞運作。相反身體於不健康狀態時,Microzymas會變成病原體。Microzymas並未造成各種的疾病,相反是在反映身體有甚麼疾病正在形成的條件。病症導致病菌之形成,病菌卻沒有導致疾病,Germ causes not illness, but illness causes germ,這便是『細胞致病論』。
人類歷史上生物學裡失去之章節,說明細菌致病論和細胞致病論分別之書。
Dr. Rife臨床證明細菌致病論之錯:
於1930年代,Dr. Rife認為微生物是不斷的變化,並沒有好壞之分,並用細胞致病論之理念於三個月內醫好了16位癌症病人。有些醫生跟隨他的方法,治好了癌症及某些絕症。他們的成就被紀錄於一些醫學期刊上,但美國醫學會AMA不但不接受他們,相反連同藥廠大大打壓他們,使他們只能於秘密下繼續進行研究。
此書說明Dr. Rife其臨床成功治療癌症之方法及如何被打壓。
細菌致病論 與 細胞致病論 的比較:表1-5-1
|
細菌致病論 |
細胞致病論 |
1 |
疾病從體外的微生物而來。 |
疾病從細胞內的微生物而來。 |
2 |
微生物常常被認為是有害的。 |
細胞間的微生物是用來建造及幫助新陳代謝。 |
3 |
微生物的功能是恆常不變的。 |
當主體生物受傷或死亡時,微生物會轉變,從化學或機械上的原理來幫助主體瓦解。 |
4 |
微生物的顏色和形象是恆常不變的。 |
微生物的顏色和形象會視乎媒介而改變。 |
5 |
每種疾病都只是與每種特定的微生物有關。 |
每種疾病都只是與主體每種特定的狀態和條件有關。 |
6 |
微生物是引致疾病的主要原因。 |
當主體健康下降時,微生物便會變成致病形態,主體的狀態是引致疾病的主要原因。 |
7 |
疾病會侵襲所有人。 |
疾病是於不健康的情況下而形成的。 |
8 |
防禦微生物便能預防疾病。 |
主體健康便能預防疾病。 |
因有垃圾的堆積而導致老鼠蟑螂的滋生,而不是老鼠蟑螂導致垃圾的出現。同樣,因體質變差而導致病原體的出現。西醫以消滅老鼠蟑螂為目標,而不是清理垃圾的堆積,所以每當相隔一段時間後,牠們又再滋生起來。所以永遠都在醫病,病完又醫,醫完又病。其它的『治病模式Treatment-based』的自然療法也一樣。不重造整個體質,不改變生活習慣,都是治病不治人。
中醫之正邪相爭:
《素問》: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內經》: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靈樞》: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請問可有西醫之療法能扶正祛邪?請問有多少中醫完全相信這句話?筆者絕對比一般中醫更相信中醫,除別無他法外,不建議隨便接受西醫之傷害療法。
II) 西醫之所謂預防醫學:
疫苗:是預防疫症還是導致疫症?免疫針?致疫針?
a) 疫苗沒有制止了疫症:自然消失!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50年代結核病死亡率已下降了93%後才出現疫苗;
--痲疹Measles:60年代死亡率已下降了99%後才出現疫苗。
就像2003年3月爆發的SARS來得兇且死亡率高,但走得也快,沒有解藥沒有疫苗,最後於同年7月份後自然消失再沒有新的感染個案,是因為人產生了抵抗力。
b) 疫苗無效白捱針:
--1979年瑞典因發現百日咳疫苗無效而停止注射,84%接受疫苗注射了3次的兒童仍然患病(1);
--1970至1990年間,英國有20萬名已經接受疫苗之兒童仍然患上百日咳(2);
--2000年11月2日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hysicians and Surgeons於St. Louis Missouri所舉行的第57次週年大會中,全體一致通過建議政府停止再為兒童進行強制性疫苗注射。
c) 疫苗反而增加了疫疾:
--1850年英國全民打天花免疫針,結果到1870年感染個案比上次增多一倍。於1971年萊斯特鎮決定不再打針,天花疫潮再爆發,該鎮死亡率只有十萬份之一,但實行全民打針的澳靈頓市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是萊斯特鎮的六倍和十一倍(3);
--1954年美國開始大規模打小兒麻痹症疫苗,曾宣稱到1957年,全美國將會少於一百宗小兒麻痹症。翌年全國各地的小兒麻痹症發病率即告上升,從最低的華盛頓市增加25%至最高的波士頓市642%不等,於是美國多個州停止打免疫針行動。
d) 疫苗的副作用:
--美國衛生局於1990至1994年間,共接獲5,799宗打了MMR ( 麻疹、流行性腮腺、德國麻疹混合針 ) 的出事報告,其中3,063宗需急症處理、616宗留院、309宗久未復原、54宗傷殘、30宗死亡(4);
--非洲的Zaire, Uganda & Sudan,經疫苗注射後,出現了類似愛滋病的病徵,村民幾乎被這種病滅絕,死了約50-70%的人口,其中Sudan死了約六萬人;
--英國軍人於1991年波斯灣戰爭中,超過二千人因注射炭疽菌疫苗而引致嚴重副作用,向政府索償數百萬英鎊。為免2002年伊拉克戰爭中再次出現這問題,國防部要求不接受免疫針的英軍簽生死狀,假若感染炭疽菌後不會獲得賠償。三萬多名英軍一方面懼怕疫苗副作用,又害怕死於炭疽菌得不到賠償,並指出打針比打仗更危險。
防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
全球最大藥廠之一Merck生產之Gardasil,於2006年開始於美國應用,用作防止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的癌症。有約過百種HPV被發現,其中15種懷疑引起癌症或生殖器官疣。
世衛WHO之HPV疫苗顧問Dr. Diane Harper指出(5),90%感染HPV患者於兩年內會自然痊癒。美國癌症協會ACS指出子宮頸癌從1955至1992年已下降了74%,子宮頸癌之死亡風險僅為0.0025%。但Gardasil副作用之死亡風險卻高達0.11%(6),打針比自然患上子宮頸癌而死之風險竟高出44倍!美國於2009年交通意外死亡率只是0.011%。難怪Dr. Harper都說:『Gardasil guards against almost nothing』。
直止於2012年11月13日,根據SANE的VAERS研究員的資料,Gardasil及Cervarix所帶來之傷害共計28,137宗,至少導致126人死亡、917人殘廢。最可悲的是,估計只約1-10%個案被上報於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VAERS,並且此報告只計算年齡從9到16歲之人士,而且只計算美國地區,全球實際受害者數量數以千倍計。
根據美國National Vaccine Injury Compensation Program至2013年3月7日的紀錄,單單在美國就有共200宗因接受HPV疫苗所引致傷亡的索償個案,當中單單其中49宗已合共賠償了超過5,877,710美元,這可想而知政府都已經承認HPV疫苗所帶來之傷害。
香港大賣Gardasil的廣告,醫管局卻沒有公報這些數據。NVIC 經常更新各種免疫針之副作用數據。
Merck 藥廠做假:
Merck藥廠前兩位病毒學家Stephen Krahling及Joan Wlochowski,良心發現,於2010年踢爆藥廠自90年代後期開始,用動物抗體做出假臨床數據給FDA,證明其腮腺炎疫苗。全因Merck是美國唯一授權製造腮腺炎疫苗之生產商,有什麼差錯便對公司造成莫大損失。
e) 免疫針制造了新疫症?
小兒麻痺症疫苗是由非洲猴子的腎臟細胞所培養出來,早期學者認為猴子體內病毒不會對人體構成問題。怎料小兒麻痺症疫苗IPV被一種『猿猴病毒Simian Virus 40』所感染,再從而感染人類。1960年美國兩位病毒學家發現超過百萬兒童已經接受了這些被感染的疫苗(7)。1980年研究人員發現當初用作製造疫苗的非洲猴子有50%都患上『猴免疫缺陷病毒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專家Robert Gallo認為導致愛滋病的HIV可能是SIV的變種病毒。而當年凡是推行過大規模打小兒麻痺症疫苗的非洲地區,全都爆發愛滋病浪潮。
除AIDS外,專家發現SV40也導致癌症。
如果屬實,有點像電影Mission Impossible II的情節,可憤的是,如果藥廠真的因製造用來賺錢的疫苗而又『順便』製造了AIDS,導致無數人受感染,然後又可透過製造解藥治療AIDS來賺錢,這是什麼世界?為什麼不是藥廠負起所有責任來免費治療這三千六百多萬可憐AIDS的病患者呢?尤其大部份受害者都是居於落後貧窮之地區,他們沒錢接受治療,政府也不會照顧他們,到底他們做錯了什麼呢?
以下眾多書籍說明AIDS的真相:
AIDS and the Doctors of Death: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the AIDS Epidemic by Alan Cantwell M.D.
What If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 Knew About AIDS Was Wrong? by Christine Maggiore
Inventing the AIDS Virus by Peter H. Duesberg Ph.D
Ten Lies about Aids by Etienne De Harven M.D.
AIDS: A Second Opinion by Gary Null Ph.D
The Great AIDS Hoax by Fry, Terry C
Science Sold Out: Does HIV Really Cause AIDS? by Rebecca Culshaw
Positively False: Exposing the Myths Around HIV and AIDS by Joan Shenton
The Origin, Persistence and Failings of HIV/AIDS Theory by Henry H. Bauer
Dr. Mary's Monkey by Edward T. Haslam,關於FBI調查一癌症研究學者之謀殺案,述說AIDS之來源與陰謀,絕對可以用來拍攝電影,MI II又來!
Emerging Viruses: AIDS and Ebola: Nature, Accident, or Intentional? by Leonard G. Horowitz
到底AIDS及Ebola這些病毒是自然而來、意外,還是人為呢?MI II?
Goodbye AIDS! Did it ever exist? by Maria Papagiannidou-St Pierre
Maria於1985年被診斷為HIV陽性,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卻因藥物副作用導致身體愈來愈差。她於2007年從網站:http://www.hivwave.gr得知AIDS之真相,停止服藥後身體續逐回復健康,並深入研究AIDS之真相,最後出版了這書,以過來人身份來喚醒世人。
免疫針所含之水銀Thimerosal:
免疫針用水銀作防腐之用,是導致神經系統嚴重損毁之主要元兇,現代人之暴力、神經退化病變及兒童之情緒病(特別是自閉症)都證實與水銀有關(8)。Harris Coulter博士其著作『Vaccination, Social Violence, and Criminality: The Medical Assault on the American Brain』,詳細說明現代社會的暴力行為都跟疫苗有關。
水銀致自閉症的書:
從1975年到2009年,自閉症上升了600%,關於自閉症更多真相請到此網站。
Callous Disregard: Autisms and Vaccines: The Truth Behind a Tragedy by Andrew J. Wakefield
Evidence of Harm: Mercury in Vaccines and the Autism Epidemic: A Medical Controversy by David Kirby
『How Mercury Causes Brain Neuron Degeneration』,以了解水銀如何損毁神經細胞。
其它關於免疫針毒害的書:
免疫針危害健康:周兆祥
Every Second Child by Archie Kalokerinos M.D.
What Your Doctor May Not Tell You About Children's Vaccinations by Stephanie Cave M.D.
The Virus and the Vaccine: Contaminated Vaccine, Deadly Cancers, and Government Neglect by Debbie Bookchin & Jim Schumacher
Vaccine Epidemic: How Corporate Greed, Biased Science, and Coercive Government Threaten Our Human Rights, Our Health, and Our Children by Louise Kuo Habakus
Vaccines: Are They Really Safe and Effective by Neil Z. Miller
Vaccine-nation: Poisoning the Population, One Shot at a Time by Andreas Moritz
Don't Get Stuck! The Case Against Vaccinations and Injections by Hannah Allen
The Vaccination Bible by Lynne McTaggart
Raising a Vaccine Free Child by Wendy Lydall
III) 西醫之所謂效果:
病人和醫生都失望。人壽命長了,健康卻愈來愈差,痛苦也愈來愈多,拖長性命Torture:
美國國會獨立機構U.S.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報道只有10%〜20%的醫學程式於對照實驗中證明有效(9)。
化療五年平均生存率:美國2.1%;澳洲:2.3%,但於澳洲癌症五年平均生存率卻有63.4%,相差27倍!研究總結認為化療作用非常輕微(10)。化療副作用傷害極大,但效果低得可憐!為什麼還有人選擇?
化療治療各種癌症之五年生存率,平均只有2.1%。
上皮層癌症見於乳腺、前列腺、肺及腸道,並可轉移致骨、肝、肺及腦這些器官。1989年德國生物統計學家Ulrich Abel分析了3,000份關於對上皮層癌症之化療報告(11),無證據證明化療可延長病患者之生命期,只對肺和卵巢癌有輕微幫助,化療和電療無效防止乳癌之轉移。
美國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於1999年期刊《Science》上報導,最常用之治療乳癌藥Tamoxifne,使用一段時間後便漸漸失去效用,甚至幫助癌細胞生長,並引起其它癌症。
英國《獨立報》於2003年報道:全球最大藥廠之一葛蘭素GSK副總裁Allen Roses於一個科學會議上表示『九成藥物只對三至五成病人有效;抗癌藥物療效是四分之一;老人癡呆症只對三分之一的人有效;頭痛、骨質疏鬆和關節炎對半數人有效;少於一半昂貴藥物真正有效』。
IV) 西醫之所謂臨床證據:
2002年美國ABC新聞報道,當該藥物研究受到藥廠贊助時,有90%機會被認為臨床有效,沒受贊助時,只有50%機會被認為有療效(12)。
英國專業、經理及專業人員學會IPMS的調查指出,有30%之學者被贊助者要求度身訂做研究報告、17%及10%分別被要求更改結論以符合顧客需求及繼續提供合約(13)。
例如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全球包括香港最多使用之代糖,比蔗糖甜200倍,可致頭痛、記憶力衰退、癲癇、昏迷及腫瘤),於166份安全性之研究,當中74份全由該生產商之藥廠有贊助經費之報告都認為是安全的,而另外92份獨立研究報告中卻有92%都認為不安全(14)。
V) 西醫之所謂專業:
西醫:一群被藥廠訓練出來如何使用它們產品之銷售員,即是Salesperson
藥廠為傳銷公司,醫生為分紅之銷售員:齊齊賺大錢!
於2003年研究顯示,近半數之人體試驗委員會IRB(影響藥物能否被臨床應用)之醫學院教職會,同時擔任為藥廠之顧問(15)。
1981年藥廠贊助大學醫學院之費用為2.92億美元,到1991年為21億,升幅619%(16)。
Ray Moynihan & Alan Cassels一書『藥你生病Selling Sickness』,詳細指出藥廠為了賣藥而『製造』出來之十種新疾病。
由一群專業人員組成專門公開各學術真相之組織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指出了現代藥廠為賺錢而製造『新疾病』(17),指出『販賣疾病Disease Mongering』之情況愈來愈嚴重,更於2006年於澳洲開始全球首次會議來討論『賣藥求榮』之情況(18)。
2012年7月,全球最大藥廠之一『葛蘭素GSK』被美國政府破全球紀錄罰款30億美元,因其違規推廣兩種抗抑鬱藥及隱瞞糖尿病藥副作用。並向醫生提供回佣,包括提供豪華夏威夷度假旅遊和給予百萬美元酬勞作巡迴學術演講等,以賄賂他們處方該藥物。
強生Johnson & Johnson於2012年也被美國36個州合共罰款1.81億美元,因違規使用藥物及向醫生提供回佣。
美國於2000年就有約48億美元用作賄賂西醫,2005年統計藥廠共有約100,000名送禮特使,禮物包括原子筆、領帶、名貴手袋、現金卷、豪華旅遊等(19)。
於2002年6月,GSK亦被東週刊披露,花費$37,000請醫生教授包場觀看電影『蜘蛛俠』,又請他們去大連打Golf,全程費用二十多萬。各『團友』玩樂後返港時被記者重重包圍,各人反應各異,面青青、不回答、甚至拔足狂奔(做賊)?團友包括中文大學客席教授賴奇偉、北區醫院俞佳琳、伊利沙伯醫院繆定逸及陳偉文、那打素醫院何湘霜、明愛醫院周志佳、前立法局議員林鉅津夫婦等。
關於西醫以第一身指證藥廠如何賣藥求榮之書:香港什麼時候才有這些英雄出現?
OverdosedAmerica: The Broken Promise of American Medicine by John Abramson M.D.
The Truth About the Drug Companies: How They Deceive U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by Marcia Angell M.D.
On the Take: How Medicine's Complicity with Big Business Can Endanger Your Health by Jerome P. Kassirer M.D.
Bad Pharma: How Drug Companies Mislead Doctors and Harm Patients by Ben Goldacre M.D.
Disease-Mongers: How Doctors, Drug Companies, and Insurers are Making You Feel Sick by Lynn Payer
VI) 西醫之所謂救治:救人多還是傷害人多?
醫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s:西醫為全美第一位致命殺手:表1-5-2
類型 |
一年死亡數字 |
門診 |
199, 000(20, 21) |
褥瘡 |
115,000(22, 23) |
營養不良 |
108,800(24) |
藥物不良反應ADR |
106,000(25, 26) |
醫療失誤ME |
98,000(27) |
感染 |
88,000(28, 29) |
不需要的醫療處理 |
37,136(30) |
手術相關 |
32,000(31) |
總數 |
783,936 |
於2001年全美共有2,417,798人死亡,分別為:心臟病:699,697、癌症:553,251、中風:163,601、交通意外:42,196 (32),西醫所帶來之死亡人數比心臟病多12%、比癌症多41.7%,比交通意外多18.5倍!馬路如虎口,西醫如…?
醫療失誤之冰山一角:
更嚴重的是有報導指,這些數據只是實際發生的5-20%,即可能因西醫致死的人數高達千萬(33)。
Psychiatric Times指出『美國醫學會AMA』反對立法強制報導醫療失誤(34)。試問有哪個醫護人員主動公開自己出錯?不怕被起訴嗎?醫院本身當然不用多說。所以大部份經報導出來的醫療事故,不是太嚴重無法隱瞞,就是病人或其家屬作出投訢。更重要的是,有多少病人能分析這是失誤還是疾病本身帶來之傷亡呢?連臨床教材都指出,很難分辦是藥物副作用還是疾病本身帶來之問題(35)。
門診:
4 - 18% 門診病人受到不必要之傷害:如7,700萬之處方藥物為不必要、800萬之住院為不必要等(21)。
藥物不良反應:
每年住院病人中就有5.22%是因為藥物不良反應才導致需入院處理(36)。
美國政府『責任辦公室GAO』指出從1976至1985年間,經FDA批核之藥物,有51.5%共102種有嚴重問題,副作用包括心臟衰竭、嚴重過敏性反應、呼吸抑制或停頓、癲癇、腎衰竭、肝衰竭、出生缺陷、失明等(37)。
藥物副作用排第一位為抗生素及心臟科藥物:17%、其次為化療藥、麻醉藥及消炎藥:15%。最受傷害之部位分別為:腸胃:24%、皮膚:19%、免疫:15%(38)。
於2003年,美國CDC推廣慎用抗生素運動之主管Dr. Richard Besser指出,美國每年有達40%約五千萬之處方抗生素為不適當(39)。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Walter Gilbert說:『總有一天,80%〜90%的感染症會對所有現存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40)。
消炎藥Vioxx於全球超過8,400萬份處方,2003年的銷售額高達25.5億美元,佔Merck藥廠的利潤達11%,為藥廠最暢銷之藥物。於2004年9月被禁售,因其副作用導致約139,000人患上心臟病,最少導致超過四萬人死亡,賺錢殺人,好!
必理痛致癌:
研究顯示長期服用必理痛有大兩倍風險患上『血系統癌Hematological malignancy』,即血、淋巴和骨髓癌(41)。
恐怖的動物活體解剖Vivisection:
根據反活體解剖組織『New Zealand Anti-Vivisection Society』的數據,每年有多達3億之動物被活生生解剖用於醫藥實驗上,包括老鼠、魚、蟾蜍、蜥蜴、雀、蝙蝠、鼬、免、貓、狗、袋鼠、豬、羊駝、羊、鹿、水牛、馬、海豹等。(人?)
近年香港不斷出現動物殺手,一群愛護動物人士強烈要求成立動物警察,現在真的要你們出手伸冤。
真人白老鼠Guinea Pig:
日本放射線科講師近藤誠一於其書『抗癌革命』中指出,Hydrochloride 於開發期間的真人試驗中,477人中有24人當場死於副作用,而實際果效率只有約20%,但仍然被認可出售。而Evylicin於真人試驗期間,發現會引致骨髓障礙副作用,但仍然繼續加重份量去測試,為了知道致命份量是多少。
一些西藥可笑的副作用:
服用抗抑鬱藥:Zoloft & Seroxat、抗憂慮藥:Lorazepam、精神分裂症藥:Aripiprazole、恐慌發作藥Panic Attack:Xanax或其它精神科藥物之副作用竟然包括:人格分裂、自殺傾向、心情低落、心煩、失眠、爆燥、影響性格等,吃了真的神經病!
治療高血壓和防止心臟病發的藥『Timolol』,竟然會導致心律不齊、心悸、胸口痛、心臟功能衰竭等。
防骨質疏鬆藥Fosamax反而影響骨骼自我新陳代謝而導致隨時骨折。
服用糖尿病藥反導致胰臟喪失製造胰島素功能。
治療氣喘之支氣管擴張劑Fenoterol反而增加哮喘患者死亡率13倍。
Awesome!食又死,唔食又死!
醫療失誤:死於自然?意外?
水警伍先生因牙肉腫痛於2002年4月26日到屯門醫院求診,至4月30日病情惡化,於是進行腦掃描,但主診醫生陶志雄竟然並未等待掃描結果完成便下班,又未向其他同事交代病情,最後死者於5月4日死於腦膿腫。專家指若當時馬上進行手術,死者有很大機會生存。但使死者家屬最惱怒的是,死因法庭只裁定死者死於『自然』!
又是屯門醫院,王女士於2010年2月被屯門醫院證實患有第一期直腸癌,並於3月3日在該院接受『微創』手術切除直腸腫瘤,但她兩日後突然死亡。專家證人發現是手術後大量出血所致,死因法庭卻裁定死者死於『意外』。死者丈夫說:『我妻子死得好冤枉,要還我一個公道』!
不必要之留院:
統計指出留院個案中有23%為不必要,有34%住院日為多餘(42)。
不必要之手術:
美國於1974年約進行了240萬宗不需要之手術,導致11,900人死亡。到2001年已經上升至750萬宗,上升超過三倍,並造成37,136人死亡,涉及金額達1.2萬億美元(43, 44)。
醫源性輻射:
Pro. John Gofman是第一位分離出鈽放射元素的人,花了45年研究輻射對人體之傷害。發現愈多醫生的地區,輻射使用量就愈多,癌症和心臟病比率也愈高,他認為是因輻射所導致的(45)。
其著作《Preventing Breast Cancer》中指出,75%的乳癌是因醫學輻射所導致的,因為女士乳腺對輻射很敏感,易受刺激而產生細胞變異。
英國牛津大學和英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發現,英國每一千宗癌症中,有6宗相信由X射線所引起,美國有9宗,日本則高達32宗,因此估計日本一年有7,587人因照X 射線而導致患上癌症(46)。
2013年2月武漢協和醫院一個月內先後有11名醫護人員切除甲狀腺,八人確診為甲狀腺癌,三人為良性結節。她們工作的手術室於該院骨科放射科室下層有X光機,又每天至少有兩三次接觸放射污染機會,而院方既無使用放射設施的許可證,也沒有任何防護或監測放射措施,指控醫院之輻射使他們患上癌症。
全身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
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之影像學研究中心主任David J. Brenner的研究指出CT Scan所帶來的害處比益處還要多,一次CT Scan的輻射相等於1,000次的X光片(47)。他的著作『Making the Radiation Therapy Decision』提醒醫生及市民要盡量減少使用醫學輻射。
世界衛生組織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物質之致癌性為分五類:1類為最高致癌性,當中X-Ray、吸煙、鹹魚同歸此類。在香港,醫生安排病人照射X-Rays前,有提醒病人有這些風險嗎?
西醫罷工,死亡率下降:
研究人員對歷史上五次醫生罷工之數據作研究,發現醫生罷工,死亡率竟然會下降(48)!
1976年美國洛杉磯有一半之醫生罷工五星期,死亡率下降50%,但當醫生復工兩星期內,死亡率上升了214%!
1983年以色列有73%醫生罷工近四個月,罷工時死亡率下降了6.7%,但當復工後十星期內卻上升了7.8%。
2000年以色列醫生再次罷工,死亡率下降64.5%。
1976年南美州哥倫比亞Bogota的醫生罷工52日,死亡率下降了35%(49)。
2003年SARS時,多倫多醫院停止非緊急服務,死亡率有輕微下降。
醫護者本身健康嗎?Talk and Walk?
筆者反而很佩服那些非醫護之人,而其生活十分健康和自然,要向他們學習。自然療法人士都不過健康和自然生活,怎樣說得過去?
美國一調查將醫生與一般市民之死亡率作對照(50),癌症高出3%、肺病高出21%、自殺高出84%。
另一對骨科醫生之調查顯示(51):僅51%穩定做運動、57%過重、19%有經常飲酒。研究顯示醫生需要於健康生活做出更大改善。
『醫療護理Medical Care』與『健康護理Health Care』:
香港醫管局2010/11年醫療開支為379.3億港元,宏觀全球醫療先進的地區,每年的醫療費用也上漲,健康卻沒有跟著上漲。壽命是延長了,但健康卻不斷退步。只因所作的只是Medical Care,而不是Health Care。
關乎生命的選擇,納稅人的權利:
生活在世上就有權知道真相,亦有權去選擇,政府應提供不同的治療醫學體系給納稅人去選擇。
公平之心:
再次重申,我們需要西醫,但卻是選擇性。西醫對人類之貢獻是不容否定,但我們最需要的是健康和更好之治療,你們自己想想是什麼吧!
筆者一直以來都是定期捐血者,捐血已近70次,十多年前已登記死後器官捐贈。你呢?
筆者只是以事論事,並敢於說『不』。這世界有多少虛心接受新事物又有立場的人?
此外,世事難料,所有治療都必定有風險,中醫及自然醫學也不例外,希望大家能用公平之心去對待。
還有,如果全世界都用同等資源去發展有療效之醫學,而不單只是西醫,整個世界就不一樣。暫且不說自然醫學,在香港如果中醫跟西醫享有同等資源來發展,肯定會變成另外一個世界,到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中醫醫院?
中醫跟西醫同樣需要五年之專業訓練及考核,可是中醫只是醫師Practitioner,不是醫生Doctor,二等專業?
披露西醫之真相之書籍:不少是西醫親身指證西醫!香港什麼時候有獨具慧眼之西醫出現呢?
史無前例,九位西醫一起著書說明西醫之問題,真的世紀珍藏版!
Overdiagnosed: Making People Sick in the Pursuit of Health by H. Gilbert Welch M.D., Lisa Schwartz M.D., Steve Woloshin M.D.
How We Do Harm: A Doctor Breaks Ranks About Being Sick inAmericaby Otis Webb Brawley M.D.
The Medical Mafia: How to Get Out of It Alive and Take Back Our Health & Wealth by Dr Guylaine Lanctot M.D.
Confessions of a Medical Heretic by Robert S. Mendelsohn M.D.
Medical Myths Doctors Believe by Michael Anchors M.D. Ph.D
Malignant Medical Myths by Joel M Kauffman Ph.D
Unaccountable: What Hospitals Won't Tell You and How Transparency Can Revolutionize Health Care by Marty Makary M.D.
Top Screwups Doctors Make and How to Avoid Them by Joe Graedon M.S., Teresa Graedon Ph.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Medicine by Dr. Terry Rondbery D.C.
The Cancer Industry by Ralph W. Moss Ph.D
Business and Bad Medicine by Donald L. Barlett & James B. Steele
西醫危害健康:袁大明、周兆詳
醫界黑幕:黃振宇醫生
抗癌革命:近藤誠
破解抗生素迷思 by Dr. Michael Schmidt, Dr. Lendon Smith, Dr. Keith Sehnert
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無效的醫療:拆穿用藥與手術的迷思 by Jörg Blech
別讓醫院殺了你:揭開醫療體系的共犯結構Critical Condition:How Health Care inAmericaBecame Big
醫生對你隱瞞了什麼 What Doctors Don't Tell You by Lynne Mctaggart
還我健康Reclaiming our Health by John Robbins
於YouTube有一短片非常過癮,『對抗醫學鎮 The Town of Allopath』。
ALLOPATHY INC (MEDICAL MAFIA) 為近年其中一個最多證據證書西醫之毒害的網站。
Reference:
(1) BMJ 283:696-697, 1981.
(2) Community Disease SurveillanceCentre,UK.
(3) The Hadwen Documents.
(4) National Vaccine Information Centre, March 2, 1994.
(5) Merck Researcher Admits: Gardasil Guards Against Almost Nothing. Weekly Briefing 2009 Oct 15.
(6) Highlights Of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P.8 No. 9883616 by Merck.
(7) Medical Journal ofAustralia17/3/1973 p555.
(8) Mercury in vaccines as a cause of autism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s): A failed hypothesis. David Gorski Comments: 55
(9) Assess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dical Technologies.WashingtonDC: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US Congress; 1978.
(10) Clin Oncol (R Coll Radiol). 2004 Dec;16(8):549-60.
(11) Biomed Pharmacother. 1992;46(10):439-52.
(12) Conflict of interest? Medical journal changes policy of finding independent doctors. ABC News. June 12, 2002
(13) Scientists asked to fix results for backer ISSUE 1725 February 2000 School of Biologiv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exas atAustin.
(14) Survey of Aspartame Studies: Correlation of Outcome & Funding Sources by Ralph G. Walton, M.D.
(15) Acad Med. 2003 Aug;78(8):831-6.
(16) Tainted Truth: The Manipulation of Fact inAmerica.New York,NY: Simon & Schuster; 1994.
(17) PLoS Medicine Disease Mongering Collection.
(18) The Inaugural Conference on Disease Mongering was held between April 11-13,2006 inNewcastle,Australia.
(19)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How Drug Reps Make Friends and Influence Doctors Accessed 28th March 2008.
(20) JAMA . 2000 Nov 1;284(17):2184-5.
(21) West J Med . 2000 Jun;172(6):390-3.
(22) Adv Wound Care . 1997 Jul-Aug;10(4):18-26.
(23) Am Geriatr Soc . 1995 May;43(5):496-501.
(24) Malnutrition and dehydration in nursing homes: key issue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ational Citizens' Coalition for Nursing Home Reform. June 2000.
(25) JAMA, 1998 Apr 15;279(15):1200-5.
(26) Ann Pharmacother . 2000 Dec;34(12):1373-9.
(27) Inquiry. 1999 Fall;36(3):255-64.
(28) Emerg Infect Dis. 1998 Jul-Sep;4(3):416-20.
(29)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February 25, 2000, Vol. 49, No. 7, p.138.
(30) HCUPnet, Healthcare Cost and Utilization Project.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RockvilleM.D.
(31) JAMA. 2003;290:1868-1874.
(32)U.S.NationalCenterfor Health Statistics.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 vol. 51, no. 5, March 14, 2003.
(33) JAMA. 1994 Dec 21;272(23):1851-7.
(34) Grinfeld MJ. The debate over medical error reporting. Psychiatric Times . April 2000.
(35) Melmon and Morrelli's Clinical Pharmacology: Basic Principles in Therapeutics . 3rd ed.New York,NY: McGraw-Hill, Inc., 1992.
(36) Pharmacotherapy . 2002 Feb;22(2):134-47.
(37) FDA Drug Review Postapproval Risks 1976-85. U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90:3.
(38) Ann Pharmacother . 2000 Dec;34 (12):1373-9.
(39) Rabin R. Caution about overuse of antibiotics. Newsday. September 18, 2003.
(40) Those Overworked Miracle Drugs. Newsweek, August 17, 1981, 63.
(41) Long-Term Use of Acetaminophen, Aspirin, and Other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Risk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Vitamins and Lifestyle (VITAL) Study. JCO.2011.34.6346.
(42) N Engl J Med. 1986 Nov 13;315 (20):1259-66.
(43) Foundation for Chiropractic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estimony to the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Chiropractic Advisory Committee. March 25, 2003 .
(44) Leape LL. Unnecessary surgery. Health Serv Res . 1989 Aug;24(3):351-407.
(45) Radiation from Medical Procedur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ancer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Dose-Response Studies with Physicians per 100,000 Population.San Francisco,CA1999.
(46) Lancet. 2004 Jan 31;363 (9406):345-51.
(47) N Engl J Med 2007; 357:2277-2284.
(48)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7 (2008) 1784-1788.
(49) P. 114 of Confessions of A Medical Heretic by Robert S. Mendelsohn, M.D.
(50) Health Forecast 1984 Jan-Feb; 4:2
(51) J Am Osteopath Assoc. 2007 Dec;107(12):537-46.